每年的6到8月,北京會進入雷雨高發(fā)時期。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有著近600年的歷史,期間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不同類型自然災害的襲擊,雷擊就是其中之一。在歷史上,紫禁城有明確記載的雷擊記錄,明代有16次,清代有4次。遭受雷擊的建筑有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、奉先殿、午門等。這些建筑遭受雷擊的原因,一是由于紫禁城位于北京的落雷帶上。二是其受紫禁城周邊的環(huán)境影響,宮城四周有護城河,處于潮濕環(huán)境中,導電性好,易于接閃;紫禁城地勢北高南低,造成位于南部的三大殿、午門等建筑的地下水位高,更容易遭受雷擊;前朝三大殿位于南部空曠的區(qū)域范圍內(nèi),且體量高大,這也使得這三座建筑相對于其他建筑更容易遭受雷擊;紫禁城所在區(qū)域的土壤電阻率相對其他區(qū)域要低,更容易聚集電荷,遭受雷擊。三是紫禁城古建筑的立面造型,正脊兩端有正吻,前后坡前部有小獸,攢尖屋頂有突出的寶頂,這些突出部位易受雷擊破壞。
在古代,由于生產(chǎn)力水平低下,人們對雷電缺乏科學認識,采取的防雷措施多有迷信成分。比如在正吻端部安裝鐵鏈,鐵鏈一端固定在正吻上,另一端固定在屋檐部位的瓦壟上。古人認為該鐵鏈有利于避雷,而某些現(xiàn)代學者亦認為鐵鏈可有助于放電,實際上這種觀點并不正確,鐵鏈反倒容易引起正吻遭受雷擊破壞。統(tǒng)計表明,在紫禁城古建筑遭受雷擊事件中,吻獸是最容易受雷擊的部位。因為鐵鏈懸空于建筑制高點,其鐵構件都未設置并連接金屬接地體,物理上對地電阻值無窮大,但鐵構件正好吸引空間電場形成的雷云電荷,為雷云電荷擊穿空氣放電創(chuàng)造條件。
再比如雷公柱的使用。雷公柱是古代工匠為了避免高聳的建筑遭受雷擊,在攢尖類建筑的木構架頂部安裝一根立柱,下部落在一根木梁上;在廡殿類建筑正脊端部的正吻下方安裝一根立柱,其下部亦立在一根梁上,上部則支撐木構架端部挑出的脊檁和兩邊的由戧;以上立柱均稱為“雷公柱”,下部支撐的梁則稱為“太平梁”,寓意有著雷公柱和太平梁的護佑,建筑不會遭受雷擊。實際上,這種做法并不科學。雷公柱是木料所造,紫禁城古建筑所用的木材多以松木為主,屬于絕緣材料,不可能起到接閃作用,這樣屋頂?shù)睦纂姴粫魅氲叵?,而仍是直接在屋頂釋放?987年8月24日故宮東六宮之景陽宮遭受雷擊的部位正是雷公柱,且引發(fā)的火災也是源于雷公柱。
當然,紫禁城古建筑防雷措施也有科學的一面,主要表現(xiàn)為建筑材料為絕緣材料。如紫禁城古建筑屋頂為琉璃瓦,瓦下面為泥背,泥背下則為木質(zhì)材料的椽子、望板、梁架;紫禁城古建筑的大木構架以木梁、木柱承重的核心受力體系,墻體起圍護作用,墻體材料為磚石;古建筑柱子下部為石質(zhì)基礎,基礎以下則為碎磚、灰土分層疊加的地基。上述紫禁城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均不易導電,因而有利于減小建筑本身遭受雷擊的可能性。事實上,紫禁城近千座建筑中,近600年來遭受雷擊的多以三大殿、午門等少數(shù)易受雷擊的建筑為主。
1955年8月8日晚,紫禁城午門雁翅樓東北、東南兩角亭遭雷擊,當時的文化部文化事業(yè)管理局在午門維修工程的批復中明確了研究安裝避雷針的問題。自此,故宮博物院各個古建筑開始逐步安裝避雷針和避雷帶裝置。這種現(xiàn)代化的科學避雷手段,使得紫禁城古建筑遭受雷擊的概率逐漸降到了最低。
(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)
聲明:信息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
安徽中普防雷:http://hgjk5.cn/
皖公網(wǎng)安備 34019202000010號